“六環節教學法”課堂教學改革方案
時間:2017-04-18 14:51 來源:十堰龍泉黃岡學校 作者:李校長 點擊:次
為了深化課堂教學方式的變革,認真落實教書育人、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,充分體現學生主體作用和教師的主導作用,調動學生課堂學習的積極性,進一步提高課堂教學的實效,特制定十堰龍泉黃岡學校“六環節教學法”課堂教學改革方案.
本方案主要貫徹“先學后教,合作探究”的教學理念,充分應用教師的集體智慧,讓學生在課堂上動起來、活起來,質量高起來,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。以“導學案”或前置性作業為抓手,逐步實行“導學案”教學,推進“自主學習”。以“學習小組”為載體,引導學生的積極參與,推動“合作學習”。以“考核小組”為保障,建立學習共同體,激發團隊組織的作用。
課前的準備工作,充分利用課前的三分鐘,讓學生講一個故事,唱一首歌曲,誦讀一首詩,表演一個節目,這是課堂教學的前奏曲,調整學生的精神狀態,活躍班級的學習氛圍。
一、新課引入,呈現目標。
引入新課是課堂教學的第一環節。良好的開頭是成功的一半,創設情景,設立懸念,引起學生的興趣,產生對新知的欲望。同時,利用投影根據教學的三維目標(知識與技能、過程與方法、情感態度價值觀)呈現出本節課的學習目標,無論是知識目標、還是能力目標,都要具體,難度設置要符合學生實際、富有針對性。時間大約3分鐘。
二、自主學習,感悟教材。
學生圍繞“學習目標”, 自學教材或教學內容,或根據《導學案》或前置性作業中列出的問題清單,認真閱讀教材,思考課本內容,明確學習重點,找出難點和疑點,提高課堂學習的針對性。如語文、英語要背記的重要詞句和章節,數學的概念、定理,文綜的知識背景,理綜的實驗步驟,教師做好個別輔導或答疑。時間大約7分鐘。
三、合作探究,梳理知識。
師生、生生互動,合作學習探索新知是課堂教學的重要環節。學習的過程是一個發現問題、分析問題、解決問題的過程,各學習小組圍繞“問題解決”或自學過程中存在的具體問題,開展合作探究。在教師引導啟發下,根據各學科特點,如通過語文的三要素(人物、情節、環境)分析、數學定理的推導思路、理綜的探究式實驗,梳理好本節課的知識內容,形成一個知識樹、知識鏈,掌握基礎知識、基本技能和方法。時間大約18分鐘!
四、討論質疑,展示分享。
“討論質疑,展示分享”貫穿于課堂教學的始終,主要是學生展示交流自己或小組的學習體會、智慧、才能、成果、疑點和困惑,內容可涉及問題的辨析,知識的應用,解決的方法,重點的訓練,難點的突破,好奇的發現等,大家一起分享、討論、辯論,教師及時指正、答疑和點評,產生思考相碰、情感態度的火花,課堂學習的氣氛達到高潮和精彩。時間大約10分鐘
五、點拔總結,拓展知識。
課堂總結是聚寬知識、生成思想的過程。以學生進行總結為主,根據學習目標的實現情況,重在知識要點的落實,方法技能的掌握,思想和人生價值觀的升華。同時又發現了哪些新的知識,新的信息,新的思考,起到承上啟下、繼續探索的效果。教師對各小組的表現也要進行總結評價。時間大約5分鐘
六、布置作業,檢測評價。
根據本節課的需要,布置適量課外作業,注意量度和難度。時間大約2分鐘。
本方案自2017年4月20日實施。
十堰龍泉黃岡學校
2017年4月15日
下一篇:沒有了